何為中風后遺癥?
中風后遺癥又稱腦卒中后遺癥,是一種急性心腦血管引起的并發癥,發現比較快速,治療恢復會留下半身不遂、肢體麻木、口眼歪斜等癥狀,是當下發病率高且容易導致死亡的疾病。
因此,當突發腦中風時,如何急救能盡快降低后遺癥呢?
1、中風發作有魔鬼時間:
腦中風發生的時間有一定的規律,一年當中,冬春寒冷季節最易發??;一天當中,上午6點到11點之間發病率最高。這是因為冬天溫度下降,人體內的腎上腺素水平升高,體表血管會發生收縮,以減少熱量的散發;同時腎上腺素又能使心快、心輸出量增加,代謝加快,血壓升高,同時血小板活性增強,血粘度上升,極易誘發腦中風。
此外,防中風還要重視中午11點。缺血性中風發病高峰時間為11時32分左右,出血性中風發病高峰時間為12時11分左右。老年人應該牢記這兩個時間,睡午覺時如果突然覺得翻身困難,動彈不了,應馬上呼救。
2、中風預警信號的判別:
中風發病前期是有征兆的。如果家里老人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病史。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頭痛,四肢麻木、眼前發黑、說話不清及哈欠不斷等表現,應該考慮發生中風的可能。有的中風患者出現中風征兆時,不以為然或自行用藥,結果一覺醒來就癱瘓在床、無法正常說話。這里告訴大家一個簡單判斷中風征兆的小技巧,只要進行以下3個測試中,有1項異常者就要懷疑有突發中風的可能。
(1)說話:請患者復述一句短句,如說話不清楚或者無法說話。
(2)微笑:請患者“露齒”或微笑,一側面部表情不正常。
(3)舉手:請患者閉眼,雙臂平舉10秒鐘,一個手臂無法維持。
簡而言之,“說話含糊口角歪,胳膊不抬奔醫院?!?/span>
3、記住黃金搶救3小時:
急性缺血性中風占所有中風的60%-80%,如果不給予治療,發生缺血的大腦每小時就會衰老3.6年。
國內外治療指南推薦對于缺血性腦中風發病3小時內且符合溶栓條件的患者,應盡快給予靜脈溶栓治療。溶栓的時間窗是3小時,即在發病后的3小時內到達醫院進行靜脈溶栓治療,如果超過3小時以上,溶栓治療的的獲益會顯著降低,所以中風患者救治中第一強調的是“搶時間”。
4、快速急救電話120,并記錄發作時間:
一旦出現單側肢體麻木,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,說話不清或聽不懂講話一側或雙側視力喪失或模糊、視物旋轉等,一定要盡快撥打120急救電話爭取救治時間,同時記錄發作時間。
(1)設法把病人抬到床上,注意不要把病人扶起。一般兩到三個人同時抬,一個人托住病人頭和肩部,保持頭部不受震蕩,另一個人托住病人背部和臀部,還有一個人托住病人的臀部和腿腳部,讓病人安靜的躺下,頭部略高并稍向后仰。
(2)解開病人的衣領,讓病人的呼吸道保持通暢,有假牙者應取出。如果有嘔吐則應該將其頭部偏向一側,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內。
(3)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。應把病人送到就近的醫院及時就診,避免時間、顛簸等原因引起病情加重。特別注意的是: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搬運。從樓上往下搬運時,必須保持頭在上方,腳在下方,以減少腦部充血,最好用擔架讓病人平躺著搬運。